|
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前一秒还艳阳高照,后一秒却突然乌云密布,让家长琢磨不透。面对他们起伏的情绪,家长也很苦恼,
因为不知道哪一件小事就触动了孩子敏感的心,导致孩子又哭又闹,而自己只能在一旁束手无策。
他们为什么情绪有时会突然崩溃呢?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随意想和父母做对,而是和他们的情绪弹性差有关,所以才总是会呈现出一颗玻璃心。
什么是情绪弹性差?每个个人都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但因为每个人不同,所以能力也存在相对。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并不是固定的,
而是会像一根弹簧那样具有弹性。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那么弹簧的弹性就会变差,使孩子们陷入情绪中。
情绪弹性源于人类基因里的自我保护机制: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放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边拴了一只狼,
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对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为什么孩子的情绪弹性差?
1、孩子自身的原因
孩子们一直处于不断的成长过程中,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各种能力是在不断增强,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本书中,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
把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分为了10个阶段。可年龄是在我们身边偏偏有很多家长以孩子还小为借口,不从孩子本身找原因,导致孩子的情绪弹性差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2、父母的原因
父母的看法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孩子无法克制他们的情绪,这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成长现象,如果换个角度看,也是他们表达自我情绪的一种方式。方式教育孩子。
例如他们会安慰孩子,甚至会把所有的一切都揽到自己身上,从而给孩子一种错觉:自己并没有错,错的是父母。习惯,始终不懂得如何去面对。
3、父母的过度溺爱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每一位家人都力所能及地想要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希望孩子能够成才,更希望孩子们能够开心快乐,
因为这是他们认为的能够给予孩子最大的爱。所以一旦他们有所需求,家人便会想尽办法去满足。在孩子的哭闹声中,家长会选择了一步的妥协,
这就是就在间接地告诉孩子:我根本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就是我战胜父母家人的最大武器。
面对孩子的情绪波动,父母应该怎么做?
1.给孩子冷静的空间
当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时,父母不要急于干预孩子的情绪,而是应该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慢慢地释放情绪,缓解情绪。
父母一直在观察他,因为这很容易导致孩子情绪更加激化。
2.增加和孩子交流的机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渴望和父母能够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父母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无视自己身上的责任,
从而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在平民和父母沟通的环境中,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越发暴躁,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发泄内心的不满,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
《 21天习惯养成法》中,将一个习惯的养成三个阶段,共21天,向我们展示如何去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3.引导孩子多思考
很多时候孩子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父母都是不同的,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毕竟位于不同的位置,相同的事物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有利于孩子日后处理问题时考虑得更理性更全面。
4.帮助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的小方法转移法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吹气球,让孩子把所有不良的情绪都发泄在气球上,当气球变得越来越大之后,告诉孩子气球里的气体就是他们的不良情绪,
然后和孩子一起慢慢的把气球里的气放空,让孩子的坏情绪得以释放。
5.呐喊或倾诉
我们实际上能够在影视剧作品中看到人们心情不好时对着山谷大喊,或者对着树洞说话。这其实也是排解不良情绪的一些方法,
父母可以为孩子做出这样的环境,帮助孩子把内心的不快试图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