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帮生活logo
尿布与纸尿裤之争,到底哪个好?
尿布与纸尿裤之争,到底哪个好?

给孩子用纸尿裤更好还是尿布更好?这个话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其实到底该选择哪个,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尿布很好,纸尿裤也不差,

看个人喜好而已。新妈妈需要将两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掌握好,自由选择。

show.jpg

尿布和纸尿裤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哪个更方便、更适合宝宝不能一概而论,家长可以把这两者好好做个对比,帮宝宝在最合适的时机选择最适合他的。

综上所述,在白天,宝宝宜使用传统的尿布,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纸尿裤。到了晚上,考虑到能让孩子安稳睡觉,使用纸尿裤更好。外出时,为了方便,也可使用纸尿裤。


尿布的使用方法:

一般新生宝宝需要准备30张左右的尿布。尿布可以从自己家里的柔软、吸水性能好的旧棉布、床单、衣服上裁剪下来,裁剪大小长约72厘米、宽约36厘米,

也可以从商场购买新棉布制作的尿布,使用前要充分揉搓。尿布的颜色以白、浅黄、浅粉为宜,深颜色的布料如蓝、青、紫色,

可能会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把尿布先竖着对折成长72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用针线把两个宽边缝合,再横着对折一次就可以了。然后再穿上尿布裤,腰扣不要系得太紧,

以免影响宝宝腹部的呼吸运动。宝宝髋关节臼较浅,所以包裹尿布时,宝宝两腿的自然位置应摆成“M”形,酷似青蛙的两条腿。

更换尿布时,先撤掉脏尿布,再用潮湿的干净尿布轻轻擦拭宝宝的小屁股,然后用婴儿湿巾擦拭干净即可。


更换下来的尿布要及时清洗,带小便的尿布和带大便的要分开洗涤。先用清水浸泡15分钟,再加洗涤剂洗涤。

洗完的尿布放在开水里煮5~10分钟消毒,再放到阳光下晾晒,阴天可以使用烘干机。

show.jpg

纸尿裤的使用方法:

在宝宝出生前就要准备好1包纸尿裤,宝宝出生后再根据需要逐渐购买。当纸尿裤变得沉甸甸的时候,证明里面已经达到饱和,

妈妈应及时给宝宝更换新的纸尿裤,以免尿液散发出来的热量和有害物质刺激宝宝皮肤。


一般每4~6小时更换一次,如果是大便则应马上更换。换纸尿裤时,最好先给宝宝头部垫一个枕头,然后轻抬起宝宝的臀部,

向臀部下方放入纸尿裤,用专用湿巾将宝宝下半身擦拭干净,擦拭前湿巾先用双手捂一下,不要凉着宝宝。等宝宝皮肤干爽后涂上爽身粉。


然后适当的分开宝宝双腿,调整纸尿裤形状,让纸尿裤紧贴宝宝后背,以防尿液从后背流出。然后左右对称地固定好纸尿裤。

纸尿裤有各种大小型号,选择时可以根据宝宝大腿和腰部的松紧程度判断,以腰部可竖着放进两个手指头,腹股沟能平放入一根食指为宜。

01-04 2022
宝宝防撞角的自制方法
宝宝防撞角的自制方法

市面上有很多防撞角、防撞条售卖,但是妈妈们会担忧材质是否安全,以及够不够厚实绵软,是否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因此很多妈妈都各出奇招,利用身边可利用资源,如饮料瓶盖、地垫、珍珠棉板等,自制宝宝防撞角、防撞条,在宝宝安全无忧的同时,也节省了不少资源。

我们来看看妈妈们都是怎样自制防撞角、防撞条的吧。

show.jpg

一、饮料瓶盖

材料:饮料瓶盖、双面胶、剪刀

步骤:取饮料瓶盖若干,沿着瓶盖边缘修剪,剪去一半左右,注意不要破坏瓶盖表面,接着用双面胶将它牢牢的粘贴在桌角就好了。


二、地垫

材料:地垫、万能胶、剪刀

步骤:将地垫剪成与桌子(或者其他家具)同样宽的长条,之后用万能胶粘贴在桌角(或其他家具棱角部位)。为了更美观,还可以用剪刀修剪成斜边,或其他花边。


三、珍珠棉板

材料:珍珠棉板、剪刀、双面胶

步骤:将珍珠棉板剪成与家具同等长宽的长条,之后将其粘贴在桌子边缘,桌子四周就被它包住了,既美观又安全。

show.jpg

这三种方法中,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最后一种,看上去就好像是给桌子加了一个边框,而前面两种只是在棱角的位置添色,看上去就没有那么美观了。

12-16 2021
这些儿童用品不但是“智商税”更会带来伤害,快看你家娃用过没
这些儿童用品不但是“智商税”更会带来伤害,快看你家娃用过没

现在市场上的儿童用品琳琅满目,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卖不了,同时也让宝妈们购买时更加纠结,不知道该怎么选?

其实,有些宝宝用品听着是带娃“神器”,实际上则是让你交了不少的“智商税”,例如下面这些:


对宝宝成长不仅无益反而会带来危险类‍‍

1.定型枕

定型枕一则并不能预防和纠正宝宝睡偏的头部,二则如果不慎堵住宝宝口鼻,反而会带来危险,

尤其是那种从两边将宝宝头部固定住的定型枕,如果小月龄宝宝吐奶或者翻身,很可能导致宝宝窒息,带来生命危险。

show.jpg

2.学步带

学步带因为解放了父母的腰部,还能及时避免宝宝摔倒,而备受父母青睐。

然而,它的原理是用外力来牵引儿童行走,所以也会带来些不良影响:

①宝宝很难掌握平衡,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学会走路;

②对宝宝胸部有压迫,因为一般学步带都绑在宝宝的胸部,如果宝宝出现前倾、后仰的时候,家长用学步带予以纠正时,就会压迫胸部,从而影响宝宝的呼吸。


3.传统型学步车

传统学步车就是一个环形的小车,一般孩子坐在里面自己走,是很让家长们省心省力的一款工具了,但它的隐患也不容小视:

①对孩子腿部力量发育不利。

②不利于掌握平衡。

③存在安全隐患。


4.婴儿床围

美国儿科学会反对用婴儿床围,床围对于防止宝宝撞伤的作用很弱,反而会带来窒息、卡住等风险,

而有些孩子甚至会利用床围摔出婴儿床,有不小的安全隐患。



没有什么坏处但是费钱类‍

1.乳铁蛋白粉

乳铁蛋白是一种免疫蛋白,但其实,孩子并没有必要专门补充乳铁蛋白:

①乳铁蛋白的这些功能大多是动物或者细胞实验,人体实验的数据较少,也就是说乳铁蛋白到底有没有这些功效,还不能完全确定。

母乳喂养的宝宝完全不需要补充。

③奶粉喂养的宝宝也不建议补充。一是牛乳中的乳铁蛋白与母乳中的虽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二是市面上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产品

show.jpg

2.儿童漱口水

通常,给儿童使用漱口水是为了预防龋齿。而龋齿最重要的防护就是严格控制游离糖的摄入、

尽量不要夜奶和奶睡,还有就是每天正确刷牙,可以使用含氟牙膏。


3.儿童洗手液

儿童洗手液一般更温和些,但其实适当使用普通洗手液,然后用流水洗净,及时使用保湿产品,也不会对孩子皮肤带来损害,性价比更高一些。

12-07 2021
儿童乘车九大误区,爸妈必须要学会的安全出行!
儿童乘车九大误区,爸妈必须要学会的安全出行!

趁着天气晴朗、景色宜人的时候,不少家长都喜欢开车带着孩子出去游玩。

这本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但儿童总是活泼好动,家长一不注意就容易发生各种意外!

今天就跟随任道壹牛一起看看儿童乘车的九大误区,真正学会带孩子安全出行吧~


1.家长抱着孩子乘车

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

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show.jpg

2.孩子自己上下车

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

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show.jpg

3.坐在副驾驶位置

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

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进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因此,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

show.jpg

4.把孩于独自留在车内

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这样的新闻每年都有不少,真的需要很多家长警惕警惕再警惕!

show.jpg

5.装了儿童安全座椅就放心

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现在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面向后。

show.jpg

6.把头探出天窗

有硬物飞来或天窗出现紧急问题令小孩受伤害。这样的事故虽然是少数,但也提醒保持警惕。任道壹牛建议驾车的家长开启天窗或者车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show.jpg

7.绑成人安全带

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

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show.jpg

8.开车时与孩子说笑

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车前要嘱咐孩子安静;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按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

show.jpg

9.车内堆砌装饰品

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

show.jpg

快看看你家孩子乘车的时候有没有这几种现象没,有的话家长们要抓紧时间纠正,千万别拿孩子的安全不当回事!

11-26 2021
生娃买的东西,这五件最实用!快收藏!
生娃买的东西,这五件最实用!快收藏!

你知道吗?生娃要新置办的东西真不少!奶粉纸尿裤,大件车床椅,日常吃喝睡,还有孕妈必需品,哪个不花钱?再勤俭持家的妈妈,

为了孩子的安全健康,为了自身的恢复,也想要买最好的。但有些东西,买错了真的浪费钱!


怀孕——生娃——养娃,这三个阶段无论怎么看,都是对钱包的大挑战!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5个孕产必备产品清单!

买点靠谱的,买点实用的,给钱包减轻负担呀~


吸奶器

很多妈妈都做好了全母乳喂养的心理准备,觉得吸奶器可能用不上。其实,母乳妈妈也是很需要这个挤奶工具的。

涨奶时,可在喂奶前挤出少许乳汁,以减轻乳房肿胀,让乳汁流通更顺畅,变软的乳房也更方便宝宝吮吸。

每次喂奶后,如果宝宝没有吸空乳汁,应该用吸奶器彻底将乳房排空,避免乳汁淤积,预防乳腺炎。

总之,开奶、追奶、防堵奶,都离不开这个好帮手哦。

show.jpg

哺乳文胸

给娃喂到自然离乳是很多妈妈的心愿。但也很纠结,喂久了,乳房会不会下垂?

怀孕期间,乳房会在荷尔蒙刺激下逐渐增大,从而使支撑乳房的乳房悬韧带得到伸展。

但是等生完宝宝以后,乳房会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而韧带却已经被拉长。

所以不管是否哺乳,乳房都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垂。


当然,预防乳房下垂,你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最重要的就是在孕期和哺乳期,选择适合的、有支撑力的文胸。

不选个好文胸,等意识到胸部下垂变形的时候,就晚了。


安全座椅

看看现实生活中,因为没有安全座椅导致的惨案一再发生,说明还是有很多家长都喜欢坐车时把孩子抱在怀里或者坐在腿上。

他们认为我只要抱得紧紧的,哪怕急刹车也没事。其实这是最危险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冲击力远远超过孩子的体重,千万不要冒这样的风险。

show.jpg

婴儿床

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来说,和大人一起睡大床会有很多安全隐患:

■大床没有安全围栏,宝宝容易从床上跌落。

■宝宝可能会被熟睡的大人压到。

■大床上的枕头,被子等都有可能会盖住宝宝的面部,导致窒息。

所以,大部分权威机构都建议,宝宝出生后应该睡在紧邻父母的地方,但要睡在独立的小床里。

show.jpg

纸尿裤

纸尿裤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好物之一。它不仅能让宝宝更加舒适自在,还能帮爸爸妈妈解放双手,减轻爸爸妈妈的压力。

市面上那么多纸尿裤,到底买哪个品牌呢?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宝爸宝妈们。

需要考虑透气性,因为透气性强的纸尿裤,可以增加纸尿裤与小屁屁之间的空气流通,摆脱闷热潮湿,小屁屁更干爽;同时减少纸尿裤和肌肤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呵护宝宝的娇嫩肌肤。


当然,除了最基本的透气性。还要考虑吸收性和柔软性等功能。


正在备孕的爸爸妈妈们,待产的宝爸宝妈们,或是已经有了小宝宝的爸爸妈妈们,以上用品赶快准备起来吧~

11-24 2021
纸尿裤的大学问,宝妈们几乎都做错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纸尿裤的大学问,宝妈们几乎都做错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纸尿裤相信所有家长都不会陌生的,宝宝出生以后,可以不喝奶粉不吃营养品。但你听过有任何一个家长说孩子不需要纸尿裤的吗?

纸尿裤已经成了宝宝幼儿时期的必需品。但是你知道吗,其实纸尿裤的学问可大着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正确选择纸尿裤以及纸尿裤的正确穿法,可以看看有多少家长都做错了。


纸尿裤一般就分为三种款式:尿片、尿裤、拉拉裤。而这三种则对应着不同年龄段的宝宝。

尿片一般针对的是刚刚出生1-2个月的宝宝,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是不会翻身的,所以这种尿片的设计也不存在魔术贴,只需要放在宝宝屁屁下就可以使用。

而尿裤则是针对不会站立的宝宝来用的,尿裤上带有魔术贴,也不用担心宝宝翻身乱爬时弄脏衣物。

那拉拉裤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内裤了,比较适合已经可以自己来回跑的小朋友穿。

show.jpg

穿纸尿裤比较常见的问题:漏尿、红屁股。其实漏尿的原因有很多,尺寸大小不对、纸尿裤没有侧边防漏设计、吸水性太差导致反渗。


尺寸大小的问题家长可以更换纸尿裤,其次就是购买纸尿裤时一定要确定它有没有侧边防漏的设计,这个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宝宝漏尿的情况,

至于吸水性差,各位家长可以购买试用装来去看看究竟哪款会更适合宝宝,还不会乱花冤枉钱。

show.jpg

而宝宝红屁屁的原因就更简单了,可能是对尿裤过敏,还有就是长时间没有更换尿裤,尿液渗入肌肤导致皮肤感染细菌、发红。


换纸尿裤的时候并不是把宝宝腿抬越高越好,宝宝腿部抬过高的时候,能做身体支撑点的只有脊柱,对宝宝脊柱伤害是非常大的。

更换尿裤的时候一定不要太过快速拿掉尿裤,应该将尿裤对折起来,把宝宝的屁股擦拭干净后再拿掉并给宝宝更换新的尿裤。


纸尿裤并不是越紧越好,尿裤勒太紧会导致宝宝血液不畅通的,一般就是宝宝穿上尿裤以后,家长可以将手放进去两个手指就是最合适的。

show.jpg

11-24 2021
宝宝出生到现在,你给拍过多少艺术照?宝妈说一次没拍过,不后悔
宝宝出生到现在,你给拍过多少艺术照?宝妈说一次没拍过,不后悔

之前听到一句话:看到孩子逐渐长大,你肯定会后悔一件事,没在他小的时候多拍些照。

可能是出于这个原因,也或者是为了给孩子留一些“拿得出手”的精修照,

不少妈妈会选择在宝宝满月、百天、一岁、三岁、七岁这些关键时间点拍艺术照

等孩子长大了再看小时候这些艺术照,肯定会好奇这个小宝宝是谁,真的是我吗?

怎么一点不像......一家人围着一张照片,回忆起孩子小时候的趣事,还蛮有氛围呢。


但是有人问起,孩子的满月、百天、一岁统统没拍过?到现在都没拍过一套?你不觉得遗憾么?

我确定地告诉她:是真的。而且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我觉得没必要!



◆为什么排斥给娃拍艺术照?

刚出生时有影楼的人通过联系医院,进到病房给宝宝拍了张出生照,月子里送到家里来了。

那张照片曝光过度,好像还美了颜,刚出生的娃看起来白白嫩嫩不真实。


不用说,她们在家里游说我给宝宝订满月拍照套餐、百天套餐,被我打发走了。

show.jpg


①心疼孩子

为啥呢?除了觉得钱花得不值以外,心疼孩子啊!

之前曾陪我姐一起去给她家宝宝拍百天照。百天的孩子身子软不能坐,就由大人在身后扶着,拍完之后再把大人的手给P掉。

这么一来,三个月的宝宝看起来就像是过了半岁的宝宝,坐得端端正正露出笑容,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假。

show.jpg

拍摄间隙我去看了其他宝宝的样片,毫无例外全是同样的动作。

要么是蛋壳照,要么是酣睡模样,或者是戴个帽子用手托腮做思考状,全是大人给摆出来的动作。

小小婴儿哪里懂得配合,中间尿了饿了睡了,拍摄断断续续,中间全靠成人给凹造型。大人累,孩子也累啊!


②对拍照服装不放心

此外,我也嫌拍照间的衣服不干净。想想看,几个月的婴儿皮肤娇嫩,家长给买衣服恨不得买彩棉不带印花的,

布料肯定都得是A类。但摄像馆里的衣服为了好看,可能达不到全A类标准,再加上消毒洁净不一定到位,

宝宝的皮肤很容易受到伤害。出疹子都算小事,孩子要是被摆弄得时间长了,因为疲惫,会破坏免疫力,还很容易发烧。


当然,我娃大了之后不去拍艺术照,纯粹是因为她不愿意。作为一个害羞娃,她比较害怕镜头,

也不愿意听摄像师的摆布。其实我也是个不爱拍照的人,拍婚纱时就被摄像师的各种仰头、扭腰、捂心口的动作给“伤”了,所以十分理解她。

show.jpg


◆不给娃拍艺术照,但也有弥补

当然,我虽然不给孩子拍艺术照,但不等于不给孩子拍照啊。孩子成长过程中总得留下点照片作纪念。

我一般都是在家里抓拍,之后在网上让人打印出来,自己制作成影集,从一岁到三岁制作了三本,方便又经济。


此外,我更倾向于给娃拍视频(当然还是抓拍啦,被她看到会不配合的),然后存在电脑里。

11-15 2021
奶粉中的生牛乳、鲜牛奶、全脂牛奶、脱脂牛奶等怎么区分?
奶粉中的生牛乳、鲜牛奶、全脂牛奶、脱脂牛奶等怎么区分?

在做对比分析以前特别对“乳”和“奶”做一个说明,因为常常有人疑惑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不管是乳或者是奶,都是一个意思,牛奶也可以说是牛乳,羊奶也可以说是羊乳,通常是指习惯的叫法,没有去做区分的意义。

生牛乳

也称为生鲜乳,是刚挤出的牛奶,没有经杀菌、均质、过滤等加工的原生奶。生牛乳含有有害细菌,不能直接饮用,必须煮沸杀菌才能喝。市面上只存在少量散装生牛乳的销售。生牛乳常常作为各种液态奶、配方奶粉的原料。

鲜牛奶和纯牛奶:

标准定义:“国家质检总局与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液态奶标识标注管理的通知》,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以生鲜牛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处理的巴氏杀菌乳为鲜牛奶(乳);以生鲜牛乳为原料,不添加辅料,经瞬间高温灭菌(UHT)处理的超高温灭菌乳为纯牛奶(乳)”

鲜牛奶也称巴氏杀菌奶,巴氏杀菌温度在85℃,温度较低,在杀灭细菌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保存牛奶本身的营养活性,未经过均质化处理的鲜牛奶煮沸后,奶中的乳脂球上浮凝集,口感粘稠风味浓郁,比较好喝。由于鲜牛奶中不添加任何营养强化剂、添加剂(稳定剂、防腐剂、乳化剂),冷藏保质期一般在7天左右。鲜牛奶也常常作为纯牛奶和配方奶粉的原料。

纯牛奶属于常温奶,是经瞬时高温灭菌(UHT)处理的超高温灭菌乳,这种奶能在常温下保存。这种灭菌处理方法得温度至少为132℃,能杀灭牛奶中的所有微生物,营养成分损失较大,当中的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A等几乎完全被破坏,钙也在高温下与酪蛋白结合,人体不易吸收;均质化和高温处理后的纯牛奶风味下降,略带涩味,口感没有鲜牛奶好。但是,纯牛奶杀菌彻底,在常温环境保存可达6个月。

从营养的角度来说,鲜牛奶比纯牛奶略胜一筹。但是鲜牛奶巴氏杀菌不彻底,如果要给宝宝喝需要先煮沸。

奶粉

在配方奶粉配料表中,除了生牛乳、鲜牛奶标识,还有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乳固体,这些又怎么区别呢?

全脂奶粉

全脂奶粉是指以全脂生牛乳为原料,经过过滤、杀菌、喷雾干燥制作成的粉末状奶粉。基本保留了牛奶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在喷雾干燥过程中也会损失一部分维生素。蛋白质不低于24%,脂肪不低于26%,乳糖不低于37%。常用作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

脱脂牛奶和脱脂奶粉

用脱脂离心分离机将全脂奶中的脂肪分离出去得到的牛奶叫脱脂奶。再经过喷雾干燥成粉后便得到了脱脂奶粉。脱脂奶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全脂奶粉高,脂肪含量降到1%左右。脱脂奶粉的热量比较低,适合热量需求不高的中老年人,对脂肪消化不良的婴幼儿也可以选择含有脱脂奶的配方奶粉。

婴幼儿配方奶粉有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也有两者均含的奶粉。添加了脱脂奶粉的配方奶粉相对好消化,不易发生氧化,比较好保存,但是脱脂奶粉奶香味较淡,口感不如全脂奶粉好。

乳固体

乳固体其实是对多种营养物质的统称,可以包括除去水分以外的所有固体营养物质。在配料表上您可以看到乳固体后面的括号中包含了多种原料:脱盐乳清粉、乳糖、脱脂乳粉、浓缩乳清蛋白粉。不同的品牌乳固体中包含的原料不同。这与生产厂家采用的基粉原料的配方差异有关。

10-14 2021
从原料添加判断配方奶粉的工艺有哪些?
从原料添加判断配方奶粉的工艺有哪些?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三大类:湿法工艺、干法工艺、干湿复合法。

1、湿法工艺

配料表中标有生牛乳、鲜牛奶、全脂牛奶、脱脂牛奶的,说明该配方奶粉用的是湿法工艺。湿法工艺是将营养素等各种辅料先加入液体奶中混合,再进行杀菌、均质、喷雾干燥成粉,湿法工艺营养素的混合比较均匀。由于鲜奶或者液奶不利于保存,对奶源地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厂家会拥有自己的牧场,或者离奶源地比较近。

流程:原料乳→净乳→杀菌→冷藏→标准化配料→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流化床二次干燥→包装。

配方奶粉工艺

2、干法工艺

配料表中为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乳固体等,该奶粉的生产工艺主要为干法工艺。干法工艺是指,将营养素等辅料直接与干粉中混合,然后分装成为最小可销售包装。干法工艺不能保证鲜奶生产,但是一些热敏性的营养素比如维生素,益生菌等不会受到破坏。

流程:原辅料→备料→进料→配料(预混)→投料→混合→包装

3、干湿复合法

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配方奶粉厂家,将两种工艺结合起来,先将大部分营养素在牛奶中混合,然后干燥喷雾成粉,前一阶段为湿法工艺;一些热敏性的营养素在成粉后再混合,这个阶段为干法工艺。

流程:原料乳→净乳→杀菌→冷藏→标准化配料1→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流化床二次干燥→标准化配料→包装。


10-14 2021
羊奶粉与牛奶粉的区别有哪些?
羊奶粉与牛奶粉的区别有哪些?

可能大多数新手宝妈对于羊奶粉与牛奶粉的区别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听到很多人说羊奶粉利于宝宝吸收,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等等之类的话题,那么今天小编我就来为大家来解释一下羊奶粉与牛奶粉的区别在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了解。

首先,从消化吸收来看,把牛奶和羊奶的脂肪球平均直径去对比,羊奶的脂肪球平均直径是2.568um,牛奶的脂肪球平均直径是3.457um,脂肪球平均直径越小就越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

羊奶粉与牛奶粉的区别

其次,从致敏性来看,αs1-酪蛋白是奶制品中蛋白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度磷酸化蛋白,而它含量的多少则决定这款奶粉对宝宝致敏率是大是小,牛乳所含αs1-酪蛋白是34.8%,羊乳所含αs1-酪蛋白是10.7%,相比而言羊奶粉致敏性就会大大减少。

最后,我们再来看下家长们非常关心的喝奶时钙等吸收的问题,牛奶和羊奶中都含有天然乳钙,天然乳钙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矿物盐的结合,对于宝宝的成长以及骨骼发育有很重要的帮助,每100克羊奶的含钙量为193mgmg,牛奶为122mg。从这一点来说,宝宝可以从羊奶粉中得到更多的天然乳钙。

以上三点就是羊奶粉与牛奶粉主要区别之处,其实羊奶粉中还含有200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因子,其中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微量元素,这些羊奶粉的优势我就不再赘述了。但广大新手爸妈更加关注羊奶粉与牛奶粉的区别主要还是消化吸收、上火、不耐受等重要性问题。

其实羊奶粉与牛奶粉的区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合适宝宝的才是好奶粉,目前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奶粉品牌,切忌不要挑花眼,挑选适合宝宝的奶粉,不仅要从纯度、奶源、配方等方面判断,也要结合宝宝自己的消化吸收特点进行挑选,最后希望每个宝妈都能找到合适自己宝宝的好奶粉。

10-14 2021
共121条记录 1/13
行业资讯
月子中心
孕期
备孕
育儿
早教
坐月子
前沿发布
公司新闻
育儿百科
商家进驻
零售店
服务商
批发商
城市运营商
联系方式
  • 400咨询:400-152-5288 (仅收市话费)
  • 技术QQ:3184065661
    (工作日 9:00-18:00)
  • 产品建议 or 合作邮箱
    service@mamai100.com
关注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 APP下载 抖音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