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帮生活logo
Parenting encyclopedia
让孩子自信起来的20个方法,很实用,值得收藏
让孩子自信起来的20个方法,很实用,值得收藏

一个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呢?其实这个问题想必各位父母都知道吧,如果家教良好,那么孩子的品行就会端正,

如果家庭关系比较冷漠,那么孩子出社会之后人际交往关系会比较差。总之,一个家庭对孩子影响不仅仅是往一个方面,而是方方面面。


其实,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一些,但是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那么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因为这些东西能够决定孩子的未来。

如果你家是以下这几种家庭,那么孩子将来肯定会更有出息。

show.jpg

1.重视教育,乐观积极

那些重视教育的家庭,他们能够培养出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很多事情孩子都是从家庭里面学到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这是父母的责任。同时,父母还需要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因为父母的性格越好,那么孩子的性格也会越好。

他们各方面也就会比同龄人更出色一些,未来也会更优秀。


2.热爱学习,情绪稳定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好习惯其实就是从小养成的,但是父母千万不要一直只跟孩子讲道理,

因为道理说多了也就没有用了。父母应该做的主要是要言传身教,在一举一动中教给孩子一些道理,这样才最有效果。同时,父母需要保持情绪稳定,

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这样的家庭只会让孩子感觉到厌烦,甚至让孩子也成为这样的人。

show.jpg

3.尊重孩子,房屋整洁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给父母的宝贝,但同时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如果父母希望孩子优秀,那么一定要尊重孩子。孩子和父母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毕竟比起拒绝与怀疑,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父母一定要保持家庭环境整洁,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生活在不整洁的环境里的人,

他的心情又怎么可能美丽呢?所以还是让家里保持的整洁一些吧。


4.讲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拥有学校的规矩,而家庭中也应该有家庭的规矩,而这些规矩就是家教。对孩子真正的爱绝对不是放任,而是进行约束,进行克制,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父母要让孩子清楚。做错了要制止住,孩子做对了要给他表扬,这才是好父母。


以上这几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是有出息的孩子,不知道各位父母的家庭环境是什么样的呢?

12-09 2021
夸奖和批评孩子的几个小技巧,父母掌握后孩子更优秀!
夸奖和批评孩子的几个小技巧,父母掌握后孩子更优秀!

现如今人们都提倡“夸奖式教育”,许多父母简单理解为只要平常多夸奖孩子,少批评孩子就可以了,其实不是,这样做不一定会让孩子变优秀,

甚至会让孩子变的很脆弱,难以接受批评,优秀的孩子是通过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

show.jpg

夸奖孩子的10个科学方法:

1、夸奖孩子要看本质

夸奖孩子要从孩子所做的事情的本质来夸奖,可以说是“对症下药”,而不是只是一味的一句“你真棒”,要让孩子内心深处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扬。


2、夸奖孩子的坚持

孩子在做一件事情遇到问题或者困难并没有抱怨或者放弃,而是坚持做完了它,这时家长要注重鼓励孩子坚持不懈的精神,

让孩子在其坚持中得到赞扬,激发孩子的毅力,从而愿意保持这种精神。


3、夸奖孩子要做到守信

人无信不立,当然家长简单的一句表扬和夸奖也要按时履行,这样孩子才会从中获得动力,孩子以后可能会更加优秀。


4、夸奖孩子要具体

准确到夸奖孩子的哪一个过程和细节。让孩子也感受到家长对孩子培育的细心,孩子也能够明确自己哪里值得得到表扬,从中做到肯定。


5、夸奖孩子要及时

在孩子努力一番信心满满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可以让孩子动力满满,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是最需要肯定的。


6、夸奖孩子要注重过程

要让孩子知道做这件事过程中哪里是被夸奖的,从而孩子可以一直坚持下去这个优点。


7、夸奖孩子的态度

父母在看孩子做一件事情是什么态度,认真的态度可能不会得到绝对的成功,但一个好的态度是值得被看到也是值得被认可的。


8、夸奖孩子的付出

如果只一味的注重结果而不关注孩子的付出,会让孩子伤心,肯定孩子的付出 ,无论结果是好是坏,孩子都不会因为没有好的结果而失落,反而会更加有信心。


9、夸奖孩子“第一次”

凡事都有第一次,孩子的第一次都是勇敢的,勇敢的每个第一次都值得被鼓励,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勇敢。


10、夸奖孩子要注重精神

精神方面的赞扬要比物质方面的赞扬更有价值,物质赞扬会纵坏孩子,注重精神赞扬会让孩子价值观得到提升。

show.jpg


批评孩子的6个科学方法:

1、批评孩子前要自我批评

在要批评孩子前,家长要先自我批评,看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其次放下身段与孩子好好沟通,这样孩子也会学会自我反思。


2、批评孩子要注意态度

批评孩子不是辱骂孩子,家长不能以批评孩子当作自己情绪宣泄的工具而见缝插针,应该简单指出孩子做错的地方,然后再用合适的方式沟通与教育。


3、批评孩子要学会换位思考

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也许有时候父母认为错误的地方孩子并没有觉得是错误的。


4、要教会孩子改错

家长进行批评不能盲目的随意的批评,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所做错的地方从而下一次更好的改正。


5、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批评孩子不要在孩子睡前或者早晨起来进行,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一天的心情,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6、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要做到不当着外人的面,尤其熟人同学老师面前批评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们也希望被尊重。

show.jpg

一个优秀的孩子离不开父母好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同时不影响给孩子立规矩,一味的溺爱是不够的,孩子总有一天要脱离父母自己成长。

12-09 2021
冬天宝宝怎么洗澡不生病?洗几次?育儿专家再三强调6大要点!
冬天宝宝怎么洗澡不生病?洗几次?育儿专家再三强调6大要点!

进入冬季后,气温逐渐降低,给宝宝洗澡就成为很多家长的难题,比如:冬天给宝宝频繁洗澡会不会容易着凉?多久洗一次?什么水温最合适?

诸如此类的问题家长们也是一知半解,今天我们就针对冬天宝宝洗澡的这些问题,一起探讨一下吧!

show.jpg

首先,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冬天洗澡的讲究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通常小于28天的宝宝和大于28天的宝宝洗澡就有明显差异。


新生儿

对于小于28天的新生儿,他们皮肤更娇嫩,容易出现湿疹、奶癣等问题,所以在洗澡频率上尤其要注意。


洗澡频率

由于新生儿皮肤厚度较成年人薄,皮脂分泌旺盛,如果长时间不洗澡就会产生大量油脂,堆积在皮肤表面会是宝宝产生油脂性皮炎、尿布疹等。

所以建议这个阶段的宝宝洗澡频率控制在每天洗一次或隔一天洗一次,但是注意用清水洗澡即可。


洗澡温度

新生儿洗澡的水温要控制在38℃-39℃,室温在26℃-28℃,如果不确定水温的,也可以考虑直接给宝宝使用可以测水温的感温浴盆哦!比我们用手去试水温更准确。


洗澡时长

给新生儿洗澡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洗澡时长建议控制在3-5分钟左右,稍微清洁擦拭即可。

洗完澡还有最重要的一步,给宝宝涂润肤霜,让宝宝皮肤能够得到保护。


婴幼儿

对于婴幼儿,一般建议冬天洗澡频率控制在每周2-3次即可,不用洗得太勤。

水温要控制在37℃-38℃,室温则在24℃-28℃;另外洗澡时长建议5-8分钟。


也有妈妈提问:什么时间给宝宝洗澡最好?

其实时间上没有特别要求,主要还看家长和宝宝的生活习惯,如果习惯睡前洗澡,建议尽量在宝宝睡前2小时洗澡,

如果喜欢白天洗澡,建议午后时间,毕竟这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

show.jpg

另外给宝宝洗澡几点事项要警惕:

1、洗澡就洗澡,不要“熬汤”

很多家长给宝宝洗澡会加各种艾草、中药等,其实宝宝洗澡时间本就不长,加太多“料”非但没有什么益处,反而会引起一些皮肤问题,通常用清水给宝宝洗一洗即可。


2、给宝宝搓澡

给宝宝洗澡切忌搓澡,宝宝皮肤娇嫩,没必要大洗特洗,不像我们成人角质层厚,搓一搓可能就有“泥”,宝宝皮肤上的角质层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过敏、感染。


3、直接用花洒冲洗

直接用花洒给宝宝冲洗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如遇水温突变,很容易发生烫伤意外。建议家长们先在浴盆里调试好水温,再给宝宝进行洗澡。

show.jpg

4、洗澡中途离开

有些家长给宝宝洗澡时可能因为接打电话,或出去拿东西就中途离开,留下宝宝独自一人在浴室,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溺水意外,尤其是月龄小的孩子。

在这里再次提醒各位家长无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保证宝宝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


5、洗澡时开浴霸

曾有一个案例,家长给孩子洗澡时打开浴霸,孩子由于长期洗澡时盯着浴霸,导致孩子眼睛出现黄斑病变性失明。

因为浴霸光源强度太大,孩子角膜和结膜表层脆弱,容易被强光灼伤,所以家长给宝宝洗澡时如果是通过开浴霸调节室内温度,

建议洗澡过程中不要打开,可以在宝宝洗澡前打开,等温度上升后关闭浴霸再给宝宝洗澡,避免宝宝直视造成视网膜损伤。当然浴室如果有地暖是最好的。

12-08 2021
宝宝睡觉爱“投降”不可怕,可怕的是另外两种睡姿!
宝宝睡觉爱“投降”不可怕,可怕的是另外两种睡姿!

研究表明,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处于熟睡状态时,人的睡眠姿势是千奇百怪的,

然而有一类特殊群体——小宝宝,却坚持自我,始终保持着双手高举头顶,作出“投降状”的仰卧姿势。


为什么宝宝喜欢这种睡觉姿势呢?这种奇怪的睡姿会不会对他的健康有危害呢?

答案是:没有危害,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show.jpg


睡姿之所以这么受妈妈们的重视,是因为睡姿也是睡眠健康重要的一部分,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至于宝宝为啥爱“投降”,是有科学解释的。


宝宝为啥爱投降?


01本能反应

婴儿的体型是呈圆柱式的,不采用投降式很容易反转身体,面部朝下,容易窒息。当孩子可以自由翻身的时候投降式睡姿就会减少了。


02与胎儿时期习惯有关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一直是蜷缩着的姿势。所以出生后也会保持这样的姿势。

其实,现在你也会发现,当宝宝侧睡的时候,从造型看起来和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还是很像的。

但是平躺睡觉的时候手没办法还像那样蜷在胸前,所以就自然垂在床上呈上举的姿势。


03强直性颈部反射

这种举手投降式的睡姿其实是对称性的强直性颈部反射,与之对应的就是另外一种不对称的强直性颈部反射,叫击剑式,也就是一手弯曲,

一手伸直,头歪向伸直的那一侧。这也是新生儿的经典睡姿。这是一种反射,和觅食反射、拥抱反射一样。

总之,这种睡姿并不会对宝宝健康造成伤害,妈妈晚上注意给他保暖,别让娃着凉就可以了,不用过多干涉他的行为哦!

show.jpg

除此之外,宝宝还有其他几种睡姿。比如手小腿蜷成一个团,类似胎儿在母亲身体中的姿势,侧睡或者是大字的睡姿!

孩子不会翻身和抬头的时候,千万要盯住孩子,别让孩子趴着睡,和侧着睡!这两种睡姿危害太大了:


危险睡姿——趴睡

新生儿趴着睡觉的猝死风险是仰卧的 2.3~13.1 倍。宝宝更容易再吸入自己呼出来的废气,可能导致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

趴着影响宝宝散热,增加宝宝过热的风险;趴着会在睡眠中改变婴儿心血管系统的自我调控,对于 2~3 个月大的宝宝尤其明显;减少大脑供氧。


危险睡姿——侧睡

宝宝侧着睡觉更加危险!这有可能会压迫到宝宝的胃,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宝宝猝死的风险会是仰卧的8.7倍。

另外,宝宝在侧着睡的时候,姿势也特别不稳定,稍稍滚动一下,就滚成「危机四伏」的俯卧睡姿了。

所以要提醒各位家长,不管小宝宝是趴着睡觉还是侧着睡觉。对宝宝来说都不是安全的姿势!


最安全的睡姿就是脸朝上,仰着睡。而且,不建议让宝宝睡在爸爸妈妈中间,也不要和宠物一起睡。

更不建议宝宝周围有其他任何物品,容易挡住宝宝的呼吸。

12-08 2021
宝宝肠胃不好,如何调理
宝宝肠胃不好,如何调理

当宝宝出现食欲减退、口臭、大便恶臭等症状,可能是宝宝肠胃不好的体现,那么如何调理宝宝的肠胃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多喝小米粥

小米含有大量的酶,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宝宝经常食用小米粥,具有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同时,粥还可以清热气,是一道通肠道的营养食品。

show.jpg

不吃生冷食物

宝宝的抵抗力是比较弱的,如果长期食用生冷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肠胃不适。所以给宝宝吃食物要温度适宜,不宜过冷也不宜过烫,给宝宝喝的水也是温水最佳。

show.jpg

生吃花生米

花生米有很好的养胃作用,可以平时当零食给宝宝食用,不过要注意,要掰开给宝宝食用,更能达到养胃的效果。

show.jpg

吃饭不能太饱

宝宝自己是不知道饭量的,所以需要家长控制他的饭量,一般来说,宝宝吃七分饱就可以了,进食过多容易撑坏肠胃。

12-08 2021
妈妈要怎么和小baby交流,早就有相应的方式方法了!
妈妈要怎么和小baby交流,早就有相应的方式方法了!

导读:家里有了小宝宝之后,很多家长都在调侃还没学会英语,就要学习另一门“婴语”了。

宝宝刚出生后只会咿咿呀呀的乱叫,既不能流畅的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也不能理解大人说的话。

show.jpg

宝妈和小baby交流,掌握四个方法

宝宝开口讲话之前一定要积累一定的语言词汇,如果没有人和宝宝交流互动,也没有人经常对他说话,宝宝就没有这么多的语言词汇,长大了也不可能突然爆发。


方法一:利用触觉

想要和小宝宝进行愉快顺利的交流,家长可以通过触觉来实现。其实妈妈和孩子之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就是触觉交流。

这种触觉交流并不是只有手部上的交流,也包括妈妈给孩子哺乳,通过嘴巴和脸与妈妈的乳房进行接触,

这也会使宝宝和妈妈进行更加亲密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就会让宝宝产生安全和幸福感。

show.jpg

方法二:利用视觉

虽然说宝宝出生之后视力仍然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视力范围也比较狭窄。但是宝宝对妈妈的脸已经有了最初的识别能力,

在通过喂养宝宝的时候,宝宝就会通过眼睛来注视妈妈,和妈妈做交流。

而通过视觉进行的交流是宝宝情感发育的一种表现。可以多用坚定温柔的眼神和宝宝注视,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爱意。

show.jpg

方法三:利用嗅觉

上面已经说到宝宝的视觉处于不断的发育过程中,但是宝宝刚出生后嗅觉还是比较灵敏的。

宝宝可以通过闻味道来识别物品,比如说通过闻气味来辨别身边的人是不是妈妈

当妈妈不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把妈妈的睡衣拿到宝宝的身边,宝宝会安静下来,因为妈妈身上的气味能够让宝宝获得安全感。

show.jpg

方法四:利用听觉

其实宝宝在出生几周后,就具有相当高的听力水平了,可以分辨出人声和物体的声音,而当妈妈和宝宝对话的时候,

他也能作出反应,可以通过听觉和妈妈进行互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想要宝宝学会说话,就要多在耳边交流,

如果家长平时不注重和宝宝说话,将来的语言发展能力,以及听力发声水平都比较落后。

12-07 2021
新生儿打嗝的五个干货知识!
新生儿打嗝的五个干货知识!

一、新生儿打嗝可以躺着吗?

新生儿打嗝不要躺着。

专家意见:宝宝有打嗝的症状,那这种情况下应该是要给孩子抱起来为好,还有就是应该在直立的抱着宝宝,

然后轻拍宝宝后背,并且宝宝吃奶后,也应该先直立抱会儿,轻拍孩子后背。


二、新生儿为何总打嗝

1)宝宝持续紧张,身体就需要更多的氧气,宝宝的小嘴便会不断吸取空气,不停打嗝。

2)倘若没有其他疾病的干扰,孩子忽然不断地高声打嗝,这有可能是受凉了。

3)给宝宝喝太多的奶或者宝宝喝奶太快,便会吸入大量空气,打嗝不断。

4)宝宝喝的奶太凉,喂食了过多的寒性药物,继而干扰了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胃气上逆,也会引发打嗝。

5)宝宝忽然大哭或者被惊醒,然后喂奶就会引起打嗝。


三、如何防止新生儿打嗝

1)别让宝宝躺着喝奶:母乳喂养和用奶瓶喂都会进入空气,母乳喂养比奶瓶喂养吸入的空气要少,不管以何种方式喂宝宝,都不要躺着喝。

2)奶瓶喂养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记住要买那种防疝气的奶嘴,这样会减少风和空气的流入。保持瓶身是倾斜的,这样奶嘴里才会充满奶液。

3)轻摇宝宝:宝宝在喂奶时大哭或者不舒服地扭动,轻轻地摇晃他。


四、如何缓解新生儿打嗝

1)把宝宝放在腿上,肚子紧贴着妈妈大腿,然后轻轻地与四周揉宝宝的背部。

2)直立抱着孩子,将他的头部放在你的肩膀上,轻轻揉捏和拍打背部。

3)让孩子平趴在你的胳膊上,头部紧贴胳膊肘,一只手支撑着他,再轻轻揉捏和拍打他的背部。


五、新生儿打嗝的注意事项

1)宝宝如果是因为身体对牛奶蛋白过敏,出现打嗝,妈妈可以先询问医生的意见,再配置专业特殊配方奶粉来喂食。

2)打嗝了需要减少喝奶分量,增加喝奶次数来缓解。

3)把乳头、奶嘴塞入宝宝的口中时,一定要确保绝大部分都已经入口,并且是置于他的舌头上方。

倘若匆匆入口,只会让奶水漫出,孩子便吸入更多的空气。

12-06 2021
孩子身上有这三种表现,父母要及时帮他纠正
孩子身上有这三种表现,父母要及时帮他纠正

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家长来说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出息的,因为只有这样,孩子的未来生活才会好。

虽然这样说,但是家长在孩子教育的道路上也有着非常多的苦恼,家长为了照顾孩子这一点就会忽略孩子别的点,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很多时候会注意不到孩子小的错误,往往这样不起眼的小错误很可能就毁了孩子。

有的时候由于家长过于关注孩子一些大的点,往往就忽略了孩子身上的小问题,而这些小问题家长不及时给孩子改正,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会非常的不好。


那么具体那几个点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呢?

show.jpg

1.特别自私,自我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非常的自私,只关注自我的利益,那么家长一定要及时把孩子这个问题给纠正过来,因为孩子如果一直这样自私下去,

对孩子的未来对家长都会有不好的影响。因为孩子如果一直是这样自私的性格,那么孩子是很容易交不到朋友,且非常容易得罪人,

而且这样的性格由于只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所以也不会遇到知心的朋友,孩子在以后的发展也会特别难,所以说家长一定要把孩子这个性格给改过来。

show.jpg

2.习惯性撒谎

很多时候如果孩子习惯性的撒谎,家长也要赶快帮助孩子纠正过来。因为如果孩子养成习惯性的撒谎,都说“撒一个谎后面必定会有许多个谎来圆谎”,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养成撒谎的脾性,那么孩子自此就要活在水深火热的情况中,每天担心自己的谎被揭穿,慢慢的为了不让自己的谎被揭穿性格也会变得扭曲,

而且如果孩子变成了这样说谎的人,就会交不到朋友,因为没人愿意和丧失信誉的人打交道,慢慢的也会被集体所排斥,所以说家长一定要注意起来。

show.jpg

3.不做家务,不帮助父母

如果一个孩子不帮家长做家务,不帮助父母,那么就说明这个孩子不仅是一个懒惰的孩子,还是一个共情能力差的孩子。

一般来说家里父母正在做家务时如果表现出辛苦劳累的状态,一般的孩子都会选择帮助家长,然后给家长安慰,帮助家长,但是如果这样的状态下,

孩子什么都没有改变,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帮助,那么孩子在以后也会被集体所排斥,因此家长也需要有一定的改善。

12-06 2021
家长这4种行为,容易造成孩子的脾胃不好哦!
家长这4种行为,容易造成孩子的脾胃不好哦!

很多宝妈说自己家的孩子脾胃不好,吃饭也吃不好,感觉吸收的也不好,总是不长个子。老人都说,这人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哪能不生病呢。

其实对于孩子也是一样,但是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让孩子的脾胃不好,所以在养育小孩方面,这四个地方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啦!


1、添加辅食过杂

每天一个花样的辅食,我们不单不建议妈妈这么做,因为小宝宝肠胃还没有发育完善,添加辅食过于杂乱,肠胃适应不了,也不好观察他对什么食物会过敏。

所以建议妈妈刚开始给宝宝吃辅食,单一一些,一次最好只加一种。

show.jpg

2、端着碗追着喂饭

这隔坏毛病一旦养成,受影响的不止宝宝的肠胃,因为这个行为还会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到时候不仅可能发育迟缓,还会影响以后的学习能力,可以说对宝宝百害无一利,家长千万别再犯了。

show.jpg

3、食用过凉或过烫的食物

宝宝肠胃发育还不完善,调节能力较差,还十分脆弱。若食用过凉或过烫的食物都会对宝宝的口腔黏膜、食管黏膜和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食用过多或者长久如此,就会出现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的现象。

show.jpg

4、边吃饭边喝水

其实边吃饭边喝水,这样的情况很多人说我家可没有,但是你想想有没有变给孩子喝汤边给孩子吃饭,这样的习惯呢。

甚至有的家长为了方便就给孩子做汤泡饭吃,这样又方便又简单,而且孩子也喜欢吃,

但是这样的饮食习惯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不好的,那么它的胃里就也有水分进入,也有食物进入,对于消化能力是有影响的。


这里也建议,宝妈或者其他家人在照看宝宝的时候,有时间最好多带宝宝出去活动,

让宝宝多走走、跑跑,适当运动,不仅促进消化,对宝宝的发育也是很有好处的。

12-02 2021
宝宝甲亢是怎么引起的?
宝宝甲亢是怎么引起的?

甲亢又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仅次于肥胖,近年来儿童发病率持续上升,妈妈需多加注意。

宝宝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有患上甲亢的风险。那么宝宝出现哪几种情况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呢?


1、免疫系统紊乱

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宝宝如果受到精神刺激,免疫系统易发生紊乱,致体内出现针对甲状腺的抗体物质,引发甲亢。


2、有甲亢家族史

甲亢常见的病因是Graves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而Graves病是一种明显的遗传病,所以,甲亢是会遗传的,

如果家族成员中有人得过甲亢,所生宝宝得甲亢的几率高。

show.jpg

3、近期感染病毒

甲状腺炎会引起甲亢,而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会诱发甲状腺炎。如果宝宝感染病毒,出现发烧、咽痛、心慌等甲状腺炎症状,

就要及早治疗,否则,可能会得甲亢病。


4、碘摄入过量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是碘,如果宝宝摄入过多的碘,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就会引起甲亢。


5、7~14 岁的女宝宝

7~14岁的宝宝是甲亢高发人群,其中,女宝宝发病率比男宝宝高,因为Graves 病是自身免疫病,而凡是自身免疫病都比较“青睐”女性。

12-01 2021
共398条记录 5/40
行业资讯
月子中心
孕期
备孕
育儿
早教
坐月子
前沿发布
公司新闻
育儿百科
商家进驻
零售店
服务商
批发商
城市运营商
联系方式
  • 400咨询:400-152-5288 (仅收市话费)
  • 技术QQ:3184065661
    (工作日 9:00-18:00)
  • 产品建议 or 合作邮箱
    service@mamai100.com
关注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 APP下载 抖音小程序